2015年3月15日,“中发9号文”的横空出世,为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确立了大政方针,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我国电力市场开始由计划运行机制向市场运行机制转变,到如今,电改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一路艰辛的同时,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进电力行业的市场化进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效率,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引导电力规划促进电力行业各方市场主体进行良性竞争。国有发电企业作为电力市场改革的主要成员,在市场化交易改革的持续推进之中,自身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也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可以说市场化交易与企业的机制改革在相互交织影响中相得益彰。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樊恒武 刘连奇)
电力市场改革前的国企经营方式
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政企一体时期、厂网一体时期、第一轮电力市场改革厂网分离,竞价上网时期,以及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下的市场化新常态时期。最早的政企一体、厂网一体时期,主要矛盾是为了解决人民的用电问题,这个时候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建设和生产,营销方式主要依靠国家保障性收购,由电网统购统销。从功能定位上看,发电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为了满足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从投资建设上看,主要是以国家批复项目为主,可以说,指标落在哪里,企业建设就在哪里,建设跟着规划走,企业缺乏投资建设的主观性;从企业管理上看,主要是垂直垄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一切服务于生产,只要能发电,一切困难就可迎刃而解;从企业的考核方式上来看,更多的是对标生产,而非以盈利为导向;从人才培养和系统建设上来看,主要是倾向于生产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及依赖简单的数学计算模型开展相关工作。这种经营模式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对电力旺盛需求时期,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有力保障了经济的腾飞发展。但随着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的扩大,电力供应相对充足,电力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基本消除,同时新时期对于绿色、低碳以及企业提质增效的新需求,新一轮的电力市场改革中,还是仅仅依靠统购统销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
电力市场建设对于电力国企转变的
必要需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面对着常态化的电力市场改革,作为市场直接参与者的国有企业也必然需要通过转变去逐步适应新的环境。电力市场化改革是确保电力行业良性竞争的有效方式,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活力,推动国有企业走向合格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考核制度、技术支持系统需要充分满足新环境下电力市场的需要,这也是电力市场建设对于电力国企转变的一个必要需求。
组织机构优化的需求
电力市场化改变了电力国企的经营方式,电力价格不再由政府核定而是由市场根据供需情况决定,发电量也不取决于电网调度转变为市场竞争确定,发电企业将改变之前守株待兔式转而采取主动出击到市场中寻找资源的盈利模式,工作重心由发电转向发售一体化,发电企业的模式也有了从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营销为主的转变需求,新一轮电改以来,“五大”等发电企业调整重组营销及电力市场研究等部门,成立售电公司,建立报价中心。面对多样化的电力交易品种与交易方式,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营销人员不仅需要懂专业技术,还要掌握扎实的营销、管理知识,对发电企业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强化自身营销工作、提升自身竞争能力,适应电力市场改革要求。
考核制度改进的需求
电力企业优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关乎企业未来发展命运,电力市场化改革之前,大部分发电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发电计划完成率与利润总额,而计划体制下电价为政府核定,发电企业只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努力争取计划电量指标就能完成好利润指标。市场化改革后发电企业利润与发电量脱钩,为防止发电企业牺牲利润总额以完成电量指标的发生,需要发电企业重新制定适应电力现货市场环境的考核机制,引入竞争性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中电量占比应逐步缩小,而逐步扩大经济利润所占比重。电力企业提升绩效管理水平不仅是企业自身市场化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深的关键。
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的需求
电力市场化改革为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扩大竞争,这既包含了通过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带来的电能量同质性竞争、也包含了扩大市场化交易价格上下浮动范围带来的更大空间议价的竞争,更包含了扩大交易主体范围带来的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又产生了海量的交易数据,这些数据靠人力进行整理分析决策是不现实的,必须开发组建高效率的技术支持系统,通过开发新的智能技术手段,对生产经济运行管理、现货分析报价决策、售电策略与套餐制定进行全流程优化,促进电力营销业务的信息化、规范化,增强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电改8年”为国企改革带来的重大变化
自2015年至今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8个年头以来,我国构建出了多层次的电力市场体系,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协同的新局面,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化竞争程度和市场竞争性,在功能上实现了电价的能升能降、实现了资源配置的跨行政边界、实现了“双碳”目标下市场化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新方向。而与此同时,国有发电企业也悄然发生着内部的自我革新,伴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建设的发展,电力国企在电力市场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转变、觉醒,转向以发电、售电双轮驱动的新格局,进一步走向发售一体化;转向以市场营销引导投资建设,进一步完善自有资源的最优配置;转向以市场利润为新的经营指标,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行业竞争性;转向以人才培养为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企业未来的核心能力。电力市场改革对国有企业机构改革、考核制度改革、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等方面均有所影响和突破。
在经营思维上的变化
电力市场改革,让国有发电企业从经营思维上更加主动,通过追求市场利润,增强了企业资本管理的意识,使发电企业从传统的车间型管理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华能集团在2022年工作会议中提出了“把握稳增长主动权,狠抓电力营销,着力降本控费,强化资金资本管理”的要求。新形势下,各发电集团在内控成本的同时,积极参与配售电侧改革,不断向外扩展市场,主动完成角色转变,从发电的“围墙”中走出去直面客户,从客户角度出发寻求市场所需,为市场提供精细化、差异化的优质服务,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做到发电业务与市场经营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在经营中提质增效,不断提高企业效率、释放资本活力,有效解决了长久以来国有企业“呆板”、“固化”“低效”等负面形象的问题,实现了能够与民营企业平等竞争,互相刺激转变的变化。
在行业对标上的变化
国企发展过程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主要原因是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中,国企把重点都放在了做规模、做总量、做扩张方面,确实做到了“大”和“快”,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强”和“优”。电力市场化改革后,通过市场交易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电能量的时间、空间价值,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家更多关注到了电能量交易带来的经济利益,一个企业通过不同时段的市场交易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同时也能够看出哪些地区实际的经济效益更好或者较差,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投资价值,项目投资有了更加科学的可研报告作为依据,投资建设更加合理。例如大唐集团在2022年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将大型水电和有效益火电工程投资同比增加了12.8%,优化调整电源区域布局。新形势下,各发电集团通过从传统的生产对标转化为市场对标,通过电力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建设投资,有效解决了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大而不强的问题。
在技术革新上的变化
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电力市场中也同样如此,市场主体基于通过电力市场交易谋求更好发展的美好愿望,受制于技术革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那么既然存在矛盾和需求,必然也伴随着革新和创造,各发电集团加快布局推动技术支持系统开发,助力市场交易分析决策,搭建配售服务体系与平台支撑用户侧业务需求。通过不断开拓研究“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例如华能浙江公司在2022年就已经正式投产了虚拟电厂等新技术。电力市场交易的变革,促进着国有企业主动引进新的技术,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形成电力市场交易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加强了国有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同时加大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引进、开展“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有效促进电力交易人才队伍整体能力提升,为电力交易市场发展带来了千帆竞发的蓬勃景象。
在考核评价上的变化
针对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的回报水平不优、盈利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短板,2023年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指标提出了“一利五率”(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的新变化,在实现传统对规模、质量、安全基础上强调了不断增强盈利质量的要求。在电力市场中,发电量与经济效益脱钩,企业利润由交易决策决定,在低价时段发电还会造成利润损失,而将电量转让给低成本机组或者新能源却会在不发电的同时增加企业利润,相对于对发电量的考核,在当前市场环境,发电企业对交易中的经济指标更加关注,进而在其考核指标设计上能够结合国资委要求,更加科学合理,提质增效的导向也更加明确,考核评价指标转向以市场经济型评价。
可以看到,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有效促进电力国企将安全生产、成本控制、市场营销、投资规划、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工作有机串联起来,在新时期革故鼎新中,加快推动自身体制机制改革,助力市场建设的同时,反哺自身,以市场导向为驱动,谋定后动,笃行致远,在服务大局中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