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发布一年多来,围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目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又进一步作出部署:要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构建的条件是否足够完备?多层级电力市场建设进展如何,又发挥哪些作用?各层级电力市场又该怎么衔接推进?……一场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促转型的电力行业知行探索精彩上演。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聚焦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做好市场建设和市场监管工作。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研究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建立辅助服务跨部门协同机制。统一市场基础规则制度,规范方案、规则的制定程序,增强规则的刚性约束。
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是今年国家能源工作及能源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孟振平建议,加快建设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依托区域电网建设区域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面对鼓励“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项目开发的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多能互补项目市场竞争力不足、部分多能互补基地与输电通道建设不匹配等问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将“完善可再生能源跨区跨省消纳市场机制”作为对策之一。他建议,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区域协调的电力市场体系,逐步统一省间电力交易规则,促进跨区跨省直接交易。
落实“双碳”目标,需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然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首先要面对能源系统安全性、经济性与环保性之间的矛盾。要化解这一组矛盾,致公党中央也将“以深化改革释放能源发展活力”作为一个应对策略——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恩迪建议,构建更加公开透明和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扩大电力用户向电力企业直接购电的范围。
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也建议,加快建设完善包含跨省区电力市场在内的统一市场体系。
在我国,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必然选择。就能源资源禀赋来说,全国各省份中能做到电力自平衡的并不多。“从省情来看,我国送端省份有12个,受端省份有13个,其余为数不多的省份才可以实现自我平衡。”在2月下旬举办的2023电力市场春季论坛上,山西新兴电力市场研究院副理事长王正通介绍。
根据王正通的介绍,全国尚有20多个省份不能实现电力供需自平衡,再加上辅助服务资源的供需匹配,很难说有哪个省份可以独立且经济高效安全地实现自我平衡。总结来看,我国电力负荷与能源基地呈逆向分布的资源禀赋,加上新能源作为一次能源具有不可运输的特性,共同决定了以市场化来大范围配置电力资源是必然选择。这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根本原因。
就未来的能源行业发展来看,我国能源布局中还是有相当大的部分为基地化生产,需要跨省跨区异地消纳。仅“十四五”期间,我国就规划建设有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其中三个基地以外送消纳为主,两个基地为本地消纳和外送消纳相结合,一个基地以区内消纳为主、外送为辅,剩余一个基地则以就地消纳为主。
“我国的能源发展可以概括为3句话,即开发大基地、建设大电网、融入大市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谭忠富介绍,由于我国的能源基地大部分处在消纳能力不足的西部,需要借助大电网实现跨省跨区外送,这种外送在未来一定是市场化条件下的外送,所以需要建设涵盖送售两端省份、覆盖全国的统一电力市场。
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发展布局,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成为客观要求。而要建立起这个市场,还需要有跨越东西、连接送售两端的输电网络作为必要的硬件。
对此,杨洪明认为,我国各区域之间能源资源禀赋分布极不平衡,发展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特高压输电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和大范围配置的必然选择。
根据有关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电力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存量通道输电能力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开工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6000万千瓦以上,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力争达到4500小时以上。跨省跨区输电能力的提高,为开展大范围电力市场化交易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12月召开的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2022年1月18日,发改体改【2022】118号印发,明确了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至此,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大幕正式开启。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从建设省级市场起步的。我国“省为实体”的基本国情,以及长期形成的以省为单位实现供需平衡的电力行业特色,决定了建设省级电力市场更容易操作。因此,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中,省级市场的建设更趋于完善,实现了中长期+辅助服务交易的基本覆盖,部分省份已经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的全覆盖,为建设多层次统一市场体系走好了第一步。
在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方面,2022年7月6日,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启动,这意味着川渝两地调峰资源首次实现跨省优化配置;同年7月23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并首次实现区域间电力现货交易,中长期交易周期也全面覆盖年、月、周,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在国家能源局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赵学顺介绍,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强区域电力市场设置方案研究,明确区域电力市场组织架构,研究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工作规范指引及跟踪推进机制。还将深化完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机制,加快推进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在建设国家市场这个层级,电力行业已经开展了多年的跨省跨区交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7年,我国启动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交易试点,这也是由省级市场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迈进的起点。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于2021年印发了跨区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并于2022年5月完成并印发该细则的修订版。2021年,《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印发,这意味着跨区跨省交易层面也实现了中长期与现货的全覆盖。
根据发改体改【2022】118号,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联合运行。
说到省内和省间市场的衔接问题,国网甘肃电力调度中心市场处副处长张晓斌介绍:“现在,不管中长期还是现货,普遍运用的还是‘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模式,这也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模式。”
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匡洪辉进一步补充说,对于多级市场的衔接,国内采取的是顺序出清模式,即先出清市场的出清结果作为后出清市场组织申报和交易的边界条件,这是一种滚动的顺序出清模式。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也比较清晰,其优点是容易起步和操作,但由于不是联合优化,优化的空间就会小一点。